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1-05-31
    【作者简介】杨红运,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成果简介】文章《“奔向光明”------1949年民主党派响应新政协的心路历程》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马克思主义文摘》2020年第1期全文转载,ISSN:11674-4411。原文刊载于《北京日报》2019年10月28日。【成果摘要】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了著名的“五一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此号召很快引起了许多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他们认为“中共‘五一口号’一呼而天下应”,召开新政协是一切民主党派和民主团体乃至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在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上,民主人士黄炎培激动地讲道:“我们兴奋极了,我们这一群人,今天在共产党毛泽东领导之下,要从地球几万万年一部大历史上边,写出一篇意义最伟大最光荣的纪录,它的题目,就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奔向光明”无疑可以形容民主人士参加新政协的心路历程,然而,它又不足以概括这个时期的历史脉搏,因为此间既有喜悦与期待,也有疑虑与分歧;既有中共海纳百川
  • 2021-05-31
    5月28日上午,我校与河北区人民政府举行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就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进行座谈交流。河北区区委书记刘志强,区委副书记、区长徐刚,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赵鸣,副区长刘冬云,我校党委书记殷奇、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副校长程国毅出席。会上,刘冬云和程国毅分别介绍了双方合作对接的相关情况。与会人员就全面战略合作相关事宜以及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等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徐刚与陈法春代表河北区人民政府和开云登陆入口进行了签约。殷奇、陈法春表示,长久以来我校与河北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天津外大附属外国语学校在区域强有力的支持下,办学竞争力、影响力不断提升。期待以此次签约为新的起点,充分发挥我校教育人才等资源优势,与河北区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为河北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刘志强、徐刚对我校一直以来给予河北区的支持表示感谢。他们强调,教育兴则全区兴,近年来,河北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持续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与我校的交流与合作,全力以赴做好服务,将我校及附属外国语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特色在河北区
  • 2021-05-31
    为持续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5月28日下午,我校召开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5月份会商通报会。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副校长余江出席会议,招生就业处、研工部、各学院党政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陈法春对各单位在上一阶段就业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他强调,要抓住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关键期和冲刺期,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要加强重点群体毕业生帮扶,使其毕业去向落实率不低于全校总体水平;要加强就业统计审核,确保各类数据材料准确可查;要将就业工作作为长项工作常抓不懈,注重加强就业观引导,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余江传达了5月17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精神。他强调,要抓住毕业生离校前和部分学生就业预期发生调整的关键期与冲刺期,加大招聘活动和就业观教育的组织力度,掀起毕业生求职热潮;要正确认识就业统计核查工作,正确理解核查工作要求,合理合规、平稳妥善地做好相关工作,确保就业数据及材料真实准确。会上,招生就业处、研工部分别汇报了2021届本科、研究生毕业生就业阶段性进展情况。英语学院、国际传媒学院就各自在就业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做了分享交流。
  • 2021-05-31
    5月26日,昆明学院副校长董建华一行来我校就留学生培养相关工作进行交流调研。校长陈法春、副校长李迎迎会见来访客人。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议还邀请到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负责人参加。陈法春代表学校向昆明学院一行来访表示欢迎。他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化办学等相关情况,希望两所高校今后能够加强交流,促进合作共建,实现资源共享。李迎迎在座谈中着重介绍了我校的国际化办学情况以及留学生招生培养现状,希望两所学校的国际教育学院今后能够加强沟通,互通有无,为两校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互动平台。董建华对我校的接待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非常珍视此次天津之行能与天津的高校进行座谈交流,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增进了解。希望今后昆明学院能与开云登陆入口加强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共同发展。(文/通讯员 王岚 摄影/通讯员 崔洪斌)
  • 2021-05-29
    我校组织召开“小鹰”全俄儿童中心合作业务启动会5月24日,我校在行政楼第一会议室召开“小鹰”全俄儿童中心合作业务启动会。副校长李迎迎出席。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受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委托,我校将承办俄罗斯“小鹰”全俄儿童中心合作业务,与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共同支持“小鹰”全俄儿童中心开设各类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课程及其它配套相关工作。李迎迎在讲话中要求,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要抓紧时间对接俄方需求,制定年度工作方案,按照规定标准和实际经费需求制定经费预决算,并做好年度总结工作,特别是要根据俄方需求,在中文教材翻译、中文教材开发、线上线下中文课程讲授、俄罗斯本土中文师资培养培训等方面发挥特色和优势,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天外贡献。据悉,“小鹰”全俄儿童中心是俄罗斯四大儿童中心之一,也是全俄第二大国家级儿童和青少年教育培养机构,由俄罗斯联邦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教育部共同创立。2012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学校”,是国际夏令营协会和全俄儿童夏令营协会成员。该中心已和中国多个机构建立联系,每年互相派出多名儿童和教师进行交流
  • 2021-05-29
    5月27日,巴西戈亚斯联邦大学中医孔子学院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巴西戈亚斯联邦大学校长爱德华、副校长桑德拉玛拉,河北中医学院校长高维娟、副校长张明莉,我校校长陈法春、副校长李迎迎出席会议。戈亚斯联邦大学中医孔子学院中、巴方院长,中、巴方理事,三所学校相关学院负责人及孔子学院工作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河北中医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魏珑主持,我校葡语系师生全程为会议提供口译服务。爱德华在致辞中表示,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巴西和戈亚斯联邦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来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很欣慰看到孔子学院在疫情影响下依然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相信在孔子学院转隶之后,三所学校在新的机制下将继续有序开展合作,以中医和中文推广为基础,以孔子学院为平台,不断将合作范围扩展至科技、文化、教育等更广泛领域。高维娟表示,戈亚斯联邦大学中医孔子学院为中巴两国交流合作搭建了广阔平台,成为了增进三校师生交流、促进教学科研合作的重要桥梁。未来,希望三校继续砥砺合作,增进理解,深植友谊,努力把孔子学院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让中医药为巴西人民的健康做出更大贡献。陈法春对戈亚斯联邦大学中医孔子学院在外
  • 2021-05-29
    校党委书记殷奇讲话校党委书记殷奇为一等奖选手颁奖评委为二等奖选手颁奖评委为三等奖选手颁奖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进一步团结引领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在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大都市的新征程中建功立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老师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营造崇尚师德、弘扬先进的浓厚氛围,5月27日下午,我校举办了以“甘洒热血育花蕾 立德树人铸师魂”为主题的2021年“榜样·青竹”第五届青年教职工师德演讲比赛。校党委书记殷奇出席。校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二级党组织书记担任评委,分工会主席和教师代表共50余人参加活动。殷奇在讲话中指出,师德演讲比赛的意义在于锻炼自己、磨炼自己、感动自己的同时,弘扬师德精神从而感染身边人。他强调,作为青年教师,一是政治要强、情怀要深,做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二是思维要新、视野要广,做好学生求知道路上的开拓者;三是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做学生思想品德成长中的旗帜。他要求青年教师要为学生做出表率,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的品格成长,在学生心里
  • 2021-05-29
    【作者简介】吕纯山,欧美文化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哲学博士,研究方向:古希腊哲学。【成果简介】《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生成论之比较》发表于期刊《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 :1671-7511,期刊类型: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文章刊发在2020年第6期。【成果摘要】本文认为,柏拉图在《蒂迈欧》和“未成文学说”中所讨论的生成理论与亚里士多德的生成论有很大的相关性,甚至可以说后者是在与前者的对话中形成的。无论是三本原的生成模式学说,火、气、水、土四元素相互生成学说,还是由四元素生成同质体的理论,甚至个别事物的生成理论,亚里士多德都从老师那里获取了理论资源。本文即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对比论证,表明亚里士多德继承和发展了柏拉图的生成理论。本文还就柏拉图的“接受者”和亚里士多德的最初质料和终极质料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澄清。
  • 2021-05-29
    5月25日下午,我校组织召开2022年学位授权点专项合格评估工作启动会。副校长李迎迎出席,国际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或主管研究生工作副院长,哲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教育、金融学科带头人和负责人参加会议。李迎迎指出,各参评学位授权点学科带头人、学院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此次评估工作,仔细阅读学位授权点所属学科评议组、专业学位教指委的专项合格评估工作方案,制定详细的工作部署,组建团队,高质量完成此次专项评估工作。她强调,“十四五”期间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利用此次专项评估的契机,对标学科建设要求,补短板、强特色、上水平。根据《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2020年修订)要求,我校2018年获批新增的5个学位授权点,将于2022年参加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学位授权点专项合格评估工作。参评学位授权点的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材料均不相同,申报过程复杂、材料整理繁重、准备周期较长。研究生院结合历年评估工作经验,重点讲解了注意事项和要求,并就本次专项评估工作制定工作安排,部署工作内容,强调各参评学位点要充分合理利用尽早发现问题,工作稳抓稳打,要做高水平、高质量、严格符合标准的专项学科评估建设工作。此次专项
  • 2021-05-29
    5月27日下午,由教务处组织的我校2021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复赛评审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成功举办。来自求索荣誉学院、日语学院、国际商学院等9个本科教学单位的 52支参赛团队逐一上台展示了项目的选题价值和预期成果。教务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校团委和通识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和教师代表作为评委参与复赛评审。比赛中,各项目团队准备充分,创意新颖,逻辑清晰,创新创业主题涵盖范围广泛,有聚焦红色旅游、绘制水彩党史的献礼建党百年主题,有体现乡村振兴、非遗保护的家国情怀主题,有关注智慧养老、共享经济的社会热点主题,还有依托专业背景的语言学习、传递中国好声音的校园文化主题。我校一直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理念,秉承“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原则,坚持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载体,致力于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实践体系。本年度,按照教育部高教司及天津市教委的相关工作要求,我校积极组织了大创项目的申报、遴选和复赛工作。此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比赛的成功举行,既是对即将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成功预热,更为我校不断提升培养创新创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