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栏目别名}

  • 2022-09-16
    各单位、各部门:     按照《开云登陆入口档案管理办法》和《开云登陆入口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2021年修订版)的规定要求,我校将启动2021年度档案归档工作,请各单位、各部门将2021年形成的、在归档范围内的各类文件按归档要求整理完毕后移交学校档案主管部门。若有2021年以前未归档的档案,按要求分年度整理好一并归档。     为保证我校2021年度档案归档工作平稳、有序地开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各单位、各部门要对档案归档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明确分管档案工作负责人及兼职档案员职责,认真做好本部门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和移交工作。 2、各单位、各部门兼职档案员要认真对照学校档案库藏类别(1、党政 2、教学 3、科学研究  4、基本建设 5、仪器设备6、出版 7、外事8、声像 9、财会10、实物),将本部门2021年度日常工作中办理完毕且具有参考利用价值的档案材料,按照《开云登陆入口文书立卷及归档规范》和《开云登陆入口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见附件)的具体要求及时整理立卷。 3、
  • 2022-09-15
    各单位、各部门: 为服务国际中文教学实践,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进一步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简称“语合中心”)现面向全球组织开展2022年度国际中文教学实践创新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我校该项目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内容 国际中文教学实践创新项目旨在支持国际中文教师开展教学理念、方法等教学实践创新研究,总结可学习、可参考、可使用的教学实践案例和经验。项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案例等。 语合中心发布《2022年度国际中文教学实践创新项目申报指南》(简称《申报指南》见附件1),申请人可根据《申报指南》确定申报项目。 二、申报条件 (一)申请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独立开展及组织教学实践和研究工作的能力,能作为项目实际主持人,并担负实质性工作。 (二)项目申请人应具有海外中文教学经验,优先面向语合中心国际中文教师和志愿者项目外派人员。鼓励与本土中文教师、国外任教机构合作开展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学实践,项目组成员须征得本人同意并签字确认,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三)申请人同年度作为主持人只能申报1个项目,作为项目组成
  • 2022-09-15
    各单位、各部门: 根据市公安局、市教育委员会相关通知精神,今年的学生户籍迁移政策及流程与去年相同,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现将2022年学生户籍迁移工作安排如下: 一、相关政策 (一)校方将通过“天津公安民生服务平台”对新生户籍迁入信息进行核对。 (二)2022年户籍迁移工作没有入学年份的限制,外省市户籍往届在校生也可办理户口迁移手续,依据上级机关要求,学生户籍迁入每年只能办理一次,若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可在下一年度按照规定时间办理。 二、工作安排 (一)2022级新生 1.集中办理时间和地点: 马场道校区: 时间:2022年9月16日 下午14:00-16:30 地点:办公楼一楼101室 滨海校区: 时间:2022年9月14日 地点:主楼212联合办公室门前大厅 如未在规定时间内集中办理,可在2022年9月30日前每周一、周三、周五的下午14:00-16:30由学生本人带齐落户材料到保卫处办理(办理地点:马场道校区到办公楼一楼101室;滨海校区主楼212联合办公室保卫处窗口)。 2.户籍迁入条件:外省市户籍新生(本着自愿的原则) 3.需提交的材料:①户口迁移证(马
  • 2022-09-14
    各监考教师: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于2022年9月17日(周六)在两校区同时进行。本次监考教师培训将采取线上培训的方式,具体时间和会议号如下: 线上培训时间:9月15日下午16:00 腾讯会议号:643 465 945 请全体监考教师按时参加线上培训,确保监考工作顺利进行。 教务处 2022年9月14日
  • 2022-09-14
    2022年9月17日(周六)将进行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试期间,马场道校区逸夫教学楼和滨海校区主楼教室、一、二号楼阶梯教室借用暂停,请各教学单位做好相关工作安排。 封楼时间安排:   马场道校区逸夫教学楼:周五(9月16日)下午6:00—周六(9月17日)下午6:00。   滨海校区主楼:周五(9月16日)下午6:00—周六(9月17日)下午6:00。 特此通知。 教务处2022年9月14日
  • 2022-09-12
    各单位、各部门: 为继续推动中外汉学与中国研究相关领域高水平学术交流,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以线上或线下两种方式开展学分课项目。应中外高校、科研机构与广大专家学者要求,新汉学计划“海外线上学分课”项目主要资助国内高校中国籍学者以线上方式面向海外高校开设汉学和中国研究相关的学分课。2022年度秋季批次申请现已开始。 一、申报资质与要求 外方高校、授课专家与课程等均满足下列条件者,可递交申请: 1.外方高校资质: 具有所在国认可的高等教育办学资质、承诺将该课程纳入本校学分课体系的高校。 2.授课人资质: 原则上应为中国高校、省级及以上社科院等高水平研究机构或民政部注册国家一级学术类社会团体等单位的副教授/副研究员及以上在岗人员,并经单位书面同意(见申请表签字盖章部分)。对于教学任务急需、授课人表现特别优秀的情况,职级要求可从实际出发灵活考虑。 3.学分课程资质: 1)至少为一门完整的、正式纳入外方高校学分课体系、以线上形式开展的学分课程。可以是专门藉此项目设立的新课程,也可以是外方学校学分课体系中的既有课程;可由中方授课人单独讲授,也可由中外方合作讲授; 2)属于广义人文社科领域与汉学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