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即将在天津拉开帷幕,举世瞩目的峰会背后,“语⾔的建筑师”正⽤智慧与匠⼼,为这座城市搭建通往世界的沟通桥梁。如何向世界讲述⼀个真实、⽴体、全⾯的天津?这正是上合组织峰会赋予这座城市的时代命题之一。
8月24日,中英双语著作《何以天津:⼀座城市的现代化之路》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正式发布。其中英文版由天外高级翻译学院朱华、董妙子、周薇翻译团队完成。该书中文版共16万余字,由南开大学与天津社科院的学者联合撰写,兼具学理高度、政策建议以及现实指向,旨在为上合组织国家的嘉宾递上⼀张闪亮的“城市名⽚”。
全书讲述了天津这座城市从民族工业起步,到产业体系成熟,再到当代制度与气质融合的全过程,勾勒出的一段既属于天津,也映照时代的现代化进程。内容从近代工业发端、共和国制造业记忆,到当下产业升级与城市更新,串联天津百年轨迹;同时对接国家战略与天津机遇,迎接上合组织峰会、回应“何以天津”的当下之问。
将书中描绘的“制造有骨、⽂化有脉、治理有筋”的城市⽓质,从⽅块字转化为精准⽽传神的国际语⾔,是⼀项巨⼤的挑战。这不仅需要深厚的语⾔功底,更需要对城市历史与精神的深刻理解。这正是翻译团队的价值所在——追求的不是字⾯上的对等,⽽是⽂化内核的深度转译。
此次翻译任务是天外语⾔服务能⼒的⼀个缩影。为迎接此次盛会,天外派出了数百名师生志愿者,为⼤会提供多语种翻译与志愿服务。从课堂教学到国际舞台,从学术研究到⼀线实战,天外正以其深厚的外语学术底蕴和全⾯的语言服务能⼒,向世界展⽰其作为国际化⼈才培养⾼地的卓越风采。当上合组织峰会的序曲奏响,天津正以开放、⾃信的姿态拥抱世界。天外上合组织峰会志愿者和翻译团队,正是这座城市国际传播最有⼒的“扩⾳器”和最细腻的“画笔”。他们⽤专业与热情,将⼀个个历史悠久⽽又活⼒四射的天津故事,精准、⽣动地呈现在世界⾯前,为这场国际盛会贡献不可或缺的“天外⼒量”。
(通讯员/朱华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郭芃)
(网页编辑/张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