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栏目别名}

  • 2025-06-28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组织开展以“近代中国看天津”为主题的第四届双语志愿讲解员风采大赛。经大赛组委会评选,两校区2024级本科生共有26支团队晋级决赛。自大赛启动以来,教研室结合课程教学,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学生立足天津历史资源,了解历史脉络、把握历史规律、树立历史自信。参赛学生团队先后前往五大道、静园、润园、解放桥、民园体育场、滨海新区博物馆等具有天津历史文化底蕴和特色的景点,运用英语、日语、俄语、法语等多语种对历史建筑、重要文物、重大事件等进行讲解,充分展现了我校青年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作为本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环节,大赛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对于增进青年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的理解,深刻认识天津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历史地位,激励其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活动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一直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按照“八个相统一”的要求,积极打造以“堂”“网”“室”“馆”“包”为组成部分的实践教学改革体
  • 2025-06-27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6月25日,天外通识教育学院成功举办“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校级选拔赛。本次竞赛旨在搭建交流平台,提升我校大学英语教师挖掘思政元素、实现价值引领的能力。竞赛特邀天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立松教授、马小浩副教授和我校李媛霞教授担任现场评委并进行专业指导,为赛事提供了学术支撑,也带来了宝贵的跨校交流视角。比赛中,我校优秀教师代表同台竞技,精彩纷呈。相会锋老师聚焦青年一代,深入探讨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与价值追求,巧妙将家国情怀、奋斗精神融入语言知识传授。邢维慧老师聚焦中国茶文化,通过茶文化的历史脉络与哲学意蕴,生动阐释了文化自信、传统美德与和谐理念,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马桂君老师围绕中医展开说课,不仅解析了中医知识,更着重挖掘其蕴含的整体观、仁爱精神和生命智慧,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文明的深邃内涵。参赛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元教学方法,实现了语言教学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深度融合与同向同行,充分展现了我校大学英语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深厚的育人情怀。现场气氛热烈,交流深入。通识教育
  • 2025-06-25
    近日,由我校求索荣誉学院小鲤智家大学生创业实践团牵头,联合天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中国风景园林天津生态学会等多家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在人民公园低碳数字植物园展示中心,成功举办“迎上合、展风采、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低碳健康主题活动。该活动以沉浸式低碳科普课堂为载体,通过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创新形式,向青少年普及绿色低碳知识与可持续发展生活理念。此次活动是小鲤智家实践团入驻天开园后的又一创新实践。活动围绕“衣、食、住、行”四大核心主题展开,借助动态沙盘模型等科技手段,立体化呈现自行车、汽车等不同交通工具的碳排放数据,将抽象的环保概念具象化,直观展现绿色出行的重要意义,让社区青少年深刻认识到低碳生活的必要性。同时,活动巧妙融入《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内容,在每个主题环节中有机结合传统智慧与现代文明,既彰显古人的节约环保思想,又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今年以来,小鲤智家大学生创业实践团已组织30多场惠民活动,累计服务1000余人次。团队通过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构建起“知识传授-实践体验-文化浸润”的社区教育立体教育模式,成功打造出可复制、可持续的“学校+社区”教育样板,为大学生创业团队参与社会治理提供
  • 2025-06-25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国际传媒学院积极创建“党建+”工作新模式,依托学院专业优势举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品展,通过“线下+线上”双轮驱动的立体化展播模式,在学院文化长廊与微信公众号同步呈现,打造沉浸式廉政教育新场景。 本次作品展以“清风润心田,笔墨绘正气”为主题,通过海报设计、书画创作、短视频拍摄、主题征文等形式,引导师生解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自4月启动作品征集以来,共收到四大类作品144件,其中平面视觉类68件,文艺创作类45件,宣传标语与书法作品15件、微电影微视频16件。经评委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1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并精选36件作品进行专题展出。 参展作品充分展现教育成效与专业特色,既有主题鲜明的“清风正气进行时”主题海报以赤色笔锋勾勒时代重任,又有非遗技法相映生辉的剪纸将构筑思想防线化作艺术语言;既见叩击心灵的警示教育微电影在创作中振聋发聩,更显翰墨丹青诠释廉洁的专业书画作品彰显育人底蕴。师生们以艺术为媒,用创意发声,生动诠释了天外人崇廉实干
  • 2025-06-25
    为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导师队伍,近日,学校面向全体研究生指导教师组织开展了2025年研究生导师专题培训工作。本次培训以“智领未来·导学精进·研程共筑”为主题,邀请到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蒋玉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姚小玲和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海,采用“专题讲座+工作坊”的形式开展。培训工作由研究生院院长杨丽娜主持。蒋玉龙以“课程、教材数字化的一体化实践探索”为主题,指出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应以研究生智慧课程及其数字化教材一体化建设为主要抓手,创新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的数字化素养。他结合自身多年教学改革研究经验与实践案例,分享了一种可以完全替代传统讲授式教学的新型混合式教学,即“原位翻转课堂教学”,赋予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新的内涵和生命力,并认为这种新型混合式教学是人工智能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最有效的策略和方式,为导师创新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提供了思路上的启发与实践方法上的指导。姚小玲从“构建良好导学关系的几点思考”主题出发,强调了数智时代构建良
  • 2025-06-23
    为深入推进党建与专业教育融合,打造特色党校课程体系,6月18日,虎牙页面在线登录英语学院举办 “党建引领,书写教育赋能新答卷” 微党课展示活动。校党委组织部部长暴奉睿,英语学院党委书记刘海燕,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玥出席,党校教师及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参与活动。暴奉睿部长对本次微党课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指出生动、有效、打动人心的党课才是好党课,老师们生动地讲授,引导同学们真正做到对党的创新理论真学、真懂、真信,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她介绍了校组织部邀请“强国行”党支部书记为我校发展对象培训班讲授党课的情况,通过专业教师走入党校课堂,强化专业和党的理论相结合。她鼓励二级学院要继续深化党校工作,搭建更多优质平台,探索创新党课形式与内容,不断提升党课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三位英语学院党校教师结合专业教学、分管领域带来兼具思想性与专业性的微党课展示。翻译系党支部副书记董雁老师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典故外译与传播为主题,通过分析经典译例,揭示外宣翻译在传播中国声音中的关键作用,将翻译专业与理论传播巧妙结合。资政研究中心主任张馨元老师以“世界眼・中国心” 为核心,阐述全球化背景下青年如何以
  • 2025-06-23
    近日,我校国际商学院与英语学院共同赴诺钢(天津)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联合开展访企拓岗专项活动,国内合作与校友联络工作处处长暴士蕊应邀出席,活动由国际商学院党委书记龙菲主持。座谈会上,国际商学院与英语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教师代表,与诺钢(天津)公司总经理、英语学院2010届校友罗健进行了深入交流。罗健深情回顾在母校的跨学科学习经历,强调语言能力与商务素养并重对职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双方立足外语外贸行业新趋势,围绕学科交叉融合、实习就业衔接、协同育人机制等展开深度交流。为深化协同育人机制,暴士蕊为罗健颁发了国际商学院“校友领航”导师、英语学院“英才导师”聘书。她指出,两院首次联合聘任校友导师,旨在充分发挥校友纽带作用,为学生提供跨领域职业指导。随后,龙菲与诺钢(天津)公司签署实习实践基地协议,该基地将面向两院学生开放外贸业务全链条实践岗位,推动学生实习实践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本次联合访企拓岗活动是两院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举措,通过校企协同、学科交叉,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输送更多通语言、精业务、懂规则的复合型外贸人才。(文字/通讯员 柳昔武 摄影/通讯员
  • 2025-06-19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践行“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和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认真分析和研判就业形势,多措并举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深化产教融合·赋能人才培养天外高级翻译学院、智能语言服务产业学院与北京思必锐翻译有限公司开展就业实习协同育人,双方共建“天津智译中心”,整合天外高翻的学术资源与思必锐的产业经验,打造智能语言服务创新平台,推动AI技术与翻译实践深度融合。通过实践导向的培养模式,推动翻译人才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下实现翻译能力的现代化升级。在学院内建立模拟翻译公司,企业参与人员选拔、运营管理及培训体系优化,提升学生项目管理与AI辅助翻译能力,形成一套新的人才共育机制,学院强化“外语+AI”课程建设,致力于培养实践经验丰富、综合职业素养高的复合型人才,力争为企业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通过搭建校企协同创新机制,以真实项目驱动教学科研转化,助力学生在语言服务产业链中实现高质量就业。召开MTI多语种毕业生就业工作推动会近日,学院召开2025届MTI多语种就业工作推动会,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
  • 2025-06-18
    近日,天外求索荣誉学院、一带一路数智经贸产业学院联合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学校“一带一路”数智经贸创新实验室成功举办数智营销师资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来自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商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等8所高校25名教师学员参加。本次研修班旨在探索数智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新技术、新理念融入高校课堂,切实提高专业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和素养,解决高校数字化人才培养方案对接企业“数智化+ 营销”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求。研修班的课程紧密围绕数智营销的核心要点,内容包括智能时代营销新技术新场景的应用、智能化客户关系管理的新发展、营销大数据实践和数字营销前沿趋势与案例分析。教师学员深入学习如何利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智能市场分析、智能客服系统构建,数智化背景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构建、客户忠诚度管理,利用营销大数据进行消费者洞察,以及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字营销工具实现精准化的广告投放和数据驱动的营销策划等。此次数智营销师资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成功举办,为高校教师提升数字化教学水平、优化数智课程内容提供良好学习机会。今后,学校和“一带一路”数智经贸产业学院将加大数智化教学探索,培养出更多适应企业数智化转型、服
  • 2025-06-18
    5月15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状况与分析”开题报告会在复旦大学隆重举行。天外高级翻译学院教授、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李晶,作为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受邀出席会议并在会上作发言。本重大项目由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金伟教授作为首席专家,旨在全面、系统梳理和把握海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总体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判海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成果、影响以及发展趋势,以精准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海外传播的战略策略。受金伟教授之邀,李晶作为子课题二——“海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主要议题和观点辨析”的负责人。该子课题旨在集中回应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海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主要议题、核心内容和重要观点有哪些;二是如何评析海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的各种观点,甄别出错误论调和话语陷阱;三是采取何种策略应对海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的不同观点。李晶带领子课题团队从理论层面梳理、总结、分析海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主要议题和重要观点